为什么美军害怕遇到解放军?听听日本人如何评价解放军就明白了

“我了解中国人,他们的国家现在无法生产坦克、大炮、飞机等军事装备,我相信他们不会作出必然面临失败的糟糕决定。”

然而令麦克阿瑟没有想到的是,新中国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魄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经过政治局与军委的多场研究会议,毛主席力排众议,确定了新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

于是,在1950年9月底,解放军6大王牌军共计27万余人率先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

志愿军入朝

在入朝后,志愿军利用丰富的野战经验,以昼伏夜出的方式躲过了美军侦察机的视野。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志愿军已经在中朝边境的山区中以逸待劳,等待“联合国军”过于冒进的部队。

10月24日,志愿军第40军在温井歼灭了韩军第1师的先头部队,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战。

志愿军发起冲锋

当麦克阿瑟知晓韩军方面传来的情报时,他仍然没有将中国人放进眼里,他认为这只是中国边防部队的“小打小闹”。然而紧随而来的一系列战报即将给这位自大的美国五星上将极大的震撼。

麦克阿瑟

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预判到了“联合国军”会发起新一轮攻势,于是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将东线美军引诱至长津湖一带,西线美军引诱至温井、平南镇一带。

同时,志愿军第9兵团携带3个军进入朝鲜战场,志愿军兵力扩张到9个军共计38万余人。

当东线美军陆战1师凭借机械化装备快速穿插至长津湖时,迎接他们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的猛烈攻击。一开始美军试图凭借火力优势组织防线,但志愿军的强大攻势超出了美军预料,许多志愿军甚至直接举着炸药包扑向美军坦克,与敌人同归于尽。

志愿军战士

在勉强抵抗数日后,意识到危险的陆战1师开始疯狂突围,但他们一路上也遭遇了无数志愿军设下的阻击阵地。最终,陆战1师以及其余美韩部队侥幸凭借强大的后勤力量突破了第9兵团的包围圈,随后他们匆忙从兴南港乘船逃离。

与此同时,西线美军也面临着兵败如山倒的困境。志愿军6支王牌军凭借优秀的穿插战术将“联合国军”分割包围,美军各部方寸大乱,纷纷南撤。

十余天的战斗中,“联合国军”竟然无法组织起一次有价值的反攻,他们最终一路从朝鲜北部溃退到了“三八线”附近,相当于被志愿军打回了原点。

美军撤离前线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大获全胜后,志愿军趁热打铁,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不仅攻占了韩国首都汉城,而且一举将“联合国军”击退到了“三七线”附近,此时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承诺已经成了一个笑话。

志愿军冲锋

当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日本也正在关注这场东北亚的大型战争。在日本人心目中,中国军队的形象还停留在抗日战争初期,他们认为中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武器与训练水平都极其低下,一个日军师团就足以抗衡七八个中国师。

因此在抗美援朝开战之初,日本人都以幸灾乐祸的心态看待中国出兵的行为。毕竟在崇尚强者的日本人心里,驻日美军最高长官麦克阿瑟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令日本举国震惊的是,神一样的麦克阿瑟居然在朝鲜败给了衣衫褴褛、武器落后的志愿军。

二战后日本街头

“联合国军”败退至“三七线”附近时,日本《朝日新闻》对志愿军作出了评价:

“虽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总体仍然不高,缺乏坦克与火炮,也没有空军的支援,但他们步兵的野战素质可能已经达到了世界陆军的最高水平,士兵的作战意志也是最顶尖的。中国已经在一夜间成为了世界军事强国。”

而那些在中国境内服刑的日本战俘,原本都对中国人十分轻蔑,保持了桀骜不驯的作风,但得知志愿军在朝鲜的战报后,顿时一个个心服口服,接受了中国方面的劳动改造。

抗美援朝运动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对这场战争记忆深刻的美军将其中的大量经典战役用于西点军校的教材,供美军战后探讨研究。

而在后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虽然与中国产生过多次军事对峙,但最终撤退的均是美国一方,因为他们清楚中国军人的实力究竟有多么强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邦华A7(8GB/移动4G)网友点评
guide更多的中文(简体)翻译